logo

相关文章

潍坊广文中学潍坊文华学校项目式学习活动方案

历史学科假期项目式学习活动方案

思政学科全民战“疫”主题研究学习

如何正确对待考试和成绩

不要根据刻板印象,给孩子贴上标签

第十讲:我这一辈子

发布时间 : 2017-03-21 09:25     发布者:潍坊广文中学

第十讲:我这一辈子

——我的《论语》备课札记(10)(其一)

语文组 赵磊

 

【原文】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备课札记】

这段话应当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顺应天命;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即便伟大如孔子者,也无法跳出生老病死的自然律,所以他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在时间的流里,我们感怀着岁月匆匆,追忆着逝水年华。真正行走的人生确如这东去的流水,走过岁月,走过四季。有时我想,人生,除了行走,还有回望。人生,就是阶段性的调整。当我们一路走来,无愧于心的有几人?心安理得的又有几人?晚年的孔子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悲欢离合之后,用一种“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定与从容,回望来路。

他梳理着自己一生奋斗的踪迹:幼年丧父,少年失母,个中辛酸,不足为外人道也。管过仓库,放过牛羊,多能鄙事,既是自信,也是自嘲。一路走来,不忘初心——“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生的成就源于少年的立志,五十的“知天命”,源于十五岁的“志于学”。为什么是十五岁,而不是七岁,十岁呢?因为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像他这样的孩子只能接受官府的教育到十五岁,古代的乡村教育是利用每年秋收之后,请乡里有学问的人或者退下来的官员给孩子们进行一些基本文化常识和技艺的教育。这并非个人之志,而是父母之命,朝廷之命。这类似于我们今天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必须享受的权利也是必须履行的义务——没的选的。可是十五岁之后,大约今天初中毕业的孩子,就要认真地想想——你想成为什么人,这一生该往何处去了?孔子的回答是:“志于学”。学什么?“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也是说使自己的人生步入一个正当的、正确的轨道上来,在上学下达的人生实践中至于至善。这一初心,孔子是坚守了一生的,即使到晚年,他还手不释卷,读《易》韦编三绝,自叹“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何谓“三十而立”?为什么不是二十而立?我个人以为,这里的“立”,不仅仅是成家立业的意思。从十五岁志于学,孔子遍访名师,演习礼乐,到二十岁就在社会上拥有了相当的美誉度。这一年,他喜得贵子,鲁昭公送鲤鱼以示庆贺,孔子一高兴,干脆给儿子取名鲤,字伯鱼。但如果这样来看待孔子的“立”的话,那这个“立”格调就低了很多。难道只要有房子、有车子、有票子、有位子才叫“立”吗?孔子一生都在讲“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五六十岁了还四处漂泊,到处碰壁,“累累若丧家之犬”。我觉得这个“立”,是人为处事的根本,在很大程度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立场”,也就是为人处事的大原则,有了这个原则,人就不会迷惑,就不会恐慌,就不会患得患失,就不会人云亦云,就不会随波逐流,就不会茫然不知所措。

“四十不惑”,不惑什么?我们常说,我到“不惑之年”了,人到四十才明白,是真的明白吗?是什么事都明白了吗?郑板桥讲“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也算是无奈的人生感慨吧。我觉得这里的“不惑”并不是活明白了,变聪明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一通百通了。要是果真如此?为什么还要“活到老,学到老”呢?所以我觉得,这个“不惑”,不在事理,而在情感,不是理性的,而是感性的,是对前面“三十而立”的承接,十五岁的志向,三十岁的立场,在“志于学”的路上,还会有起伏,还会有动摇,还什么有疑惑——为什么我要做君子?为什么我要做得这样辛苦?面对着世俗的纷纷扰扰,年轻的心还会悸动。俯看芸芸众生,有的人辛苦辗转地生活着,有的人辛苦麻木地生活着,有的人辛苦恣睢地生活着。有的人稀里糊涂地过了一辈子,都没弄明白自己为何而生,为何而活?这才是真正的“惑”。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生的修为无不是自我意义的觉醒,“我欲仁,斯仁至矣”,行仁的前提是我想做个有仁德的人,这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是聪明的,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的人是明智的,可是,有的人眼下所做的和心中所要的要么南辕北辙,要么缘木求鱼,你想,这不是很糊涂的事吗?一个人只有真正做到“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才能够做到“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也就做到了“四十而惑”。(未完待续)

对省级人民政府
履行教育职责情况
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