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相关文章

潍坊广文中学潍坊文华学校项目式学习活动方案

历史学科假期项目式学习活动方案

思政学科全民战“疫”主题研究学习

如何正确对待考试和成绩

不要根据刻板印象,给孩子贴上标签

深化课程改革,实施选课走班培训感悟文华初三英语邹玉婷

发布时间 : 2016-08-27 11:47     发布者:潍坊广文中学

深化课程改革,实施走课选班心得体会

 

       邹玉婷

 

2016年6月20日-21日在潍坊文华国际学校参加了为期两天的走班制教学改革培训。赵校长和张建英校长的精彩讲座,以及初一学部年轻教师的优秀发言,使我受益匪浅,收获很大。以下是我参加此次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依据中国教育现状,只有教育改革才能适合学生发展。 

    “从发现一片林,到发现每棵树”,只有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部在2014年12月16日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对高考进行改革,这个消息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而由高考变化导致的高中教学方式的变化就是其中一个焦点。《意见》中表示,从2017年开始全国都将开始高考综合改革,即在高考中实施语文、数学、外语3门学科全国统考,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任选3科的考试成绩。因此不少教育领域的从业者以及专家都认为,今后高中很可能将采用"走班制"进行教学。 对此,也有人质疑,高考体制不改革,教学课程改革的可操作空间就会非常有限。或者说,课程改革的结果终究脱离不开为高考服务的目标。对此,业内人士批评认为,这种说法更似一种借口。面对高考,在同一所学校都能找到教学方法迥然不同的老师,有的老师会特别受学生欢迎,有的老师的课就没有那么“受宠”,或许最终的结果是两位老师所带科目的高考分数线相差不多,但带给学生对学科的热爱就会大有不同。那么,将“老师”换作“学校”是同样的道理。

  实施因材施教,一个重点项目就是职业规划,从初一起就开展职业规划课程,为学生提供职业考察的机会,这一课程每年都像课表一样被排出来供学生选择。通过家长、社会资源,利用周末或者各种时间带领学生进入各行各业,无论企业还是机关、科研院所,学生不断进行着职场体验,由此尽早规划好自己的职业方向。这个过程不单单是要看学生自身的特长,而是更进一步,把特长同未来的发展相结合,以此获得学习的动力。除此以外,学校固定每周开展的“名家大师进校园”课程,也是提供给学生的选修课程,由学生选课并计入学分。“名家大师”全部为行业精英,这种方式也是要对学生进行职业引领。

  二、新课改下的走班制的思考

     分层教学思想,实际上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分层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中学的课堂教学基本是按学科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要求进行的。

     “走班”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可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并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走班制”在给学生带来自主、选择、兴趣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弊端,如“走班制”下,教师与学生经常换,师生之间上课聚下课分,今天给你上课,明天给他上课,导致教师不认识学生,有些学生可能会乘此逃课,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也会大打折扣。习惯了一位教师、一间教室、一群学生、一段时间、一个主题的结构相对简单和封闭的班级授课方式,突然面临着一位教师、N间教室、N群学生、共同的时间、多个主题的全新授课方式,怎么办?是否适应?走班制教学的实行,给每一位同学提供了结识更多老师的机会,在领略不同教师教学风格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成长奠定了基础,毕竟走班制给同学们带来了强大的学习资源。

     不同班级的同学坐到一个教室里,必然会带来很多有趣的文化现象,兴奋是很自然的心理反应。待一切归于平静新奇感结束之后,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也渐渐显现。如不同班级的同学在一起,不能充分交流,生疏感很难消除。课前准备不像原来那样充分,有时甚至是手忙脚乱,一旦忘记拿上课必须的课本、辅导书、作业本、卷子等,只好一节课看着别人陌生的“食粮”而暗自悔恨。收发作业也不是那么顺畅,迟到现象时有发生等。这些客观存在,有些是暂时性的,随着时间的深入,慢慢的会调整过来,有些现象很难改善,这大概是制度本身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走班制”教育,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尊重学生发展,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培养人才,但一个人的素质、环境等诸多方面均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差异,我们必须要按照他的素质、天赋、爱好和特长来加以实施教育,他的潜在能力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先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来进行教育。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现在时代的要求。国家之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不断创新才会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才能适应教育多样化的世界性发展趋势。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探讨,总会找到最好的一条大道。

 

对省级人民政府
履行教育职责情况
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