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相关文章

尊重生态,止于惟美

尊重时间,让美好行走在分秒之间

尊重自己,长成大家喜欢的样子

尊重差异,你的世界里会五彩斑斓

尊重规则,让教育生活更美好

那一节课,他实现了“合融”

发布时间 : 2010-12-08 00:00     发布者:潍坊广文中学

        我想借用陈康金校长的“合融”一词来评析那节课。但这里的“合融”,不是指陈校长的合群、合作、合享的意思,而是指杜郎口中学的“学生主体作用”、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在那节课上有机融合在了一起。

    那是一节化学课。授课人:史正红。授课内容:金刚石、石墨和C60。授课地点:东庐中学初三(4)班。授课时间: 2010121上午第三节。
    史老师采用讲学稿授课。课前,学生已经按要求完成了讲学稿的内容,这节课的任务是通过讲解讲学稿,把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也是东庐中学讲学稿使用的最大特点。
    上课伊始,史老师让各小组组长抽签确定本节课要展示的内容。老师给各小组5分钟讨论时间,然后由各组确定的发言人汇报学习成果。在这一点上,与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如出一辙。课堂以学生学习为指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是所有成功的课堂追求的共同目标。我发现,所有的学生都积极投入到了本组讨论中。
    接下来,开始了各小组学习成果的汇报。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是某小组的4号同学,史老师马上肯定了这一组。待4号同学陈述完毕后,史老师向全班同学问的第一句话是:听清楚的举手。见全班同学举起了手,史老师又问了第二句:赞同的举手;紧接着第三句:质疑的举手。
    这三句话不一般!它把因听不清楚而引起的质疑排除在外,引导课堂集中精力研究真问题。这也体现着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质疑;教师就要从学生的质疑点中寻找自己的着力点。
    第三个问题陈述完毕后,有同学举起了质疑的手。
    这是一个填空题:石墨变成金刚石是(什么)变化。这个小组也是4号回答:化学变化。质疑的学生说:应该是物理变化,因为他们的原子构成没有改变。老师请4号同学“维权”:或自己回答,或同组协助,或高手帮忙。4号选择了本组的组长协助。组长解释了为什么是化学变化,但表示听懂者甚少。于是,4号又请了本班化学课代表帮助,但听懂者仍很少。此时,老师又问:还可以请人帮助。4号同学说:请老师。此时,史老师才开始进行讲解。
    但,史老师也并没有讲解,而是启发、引导。老师设定了生活中的一个情境:假定“组长”手里有一块大的石墨(老师把黑板擦给了她,代表石墨),“课代表”手里有一枚钻石戒指(老师给她一块粉笔头,假定钻石),老师问:你们换吗?学生回答:不换。为什么?——钻石太昂贵了。老师又问:都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为什么价值不一样?这说明了什么?学生终于回答出:碳原子的排列不同。由此得出结论:石墨变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这就是老师的主导作用!课堂应该有两条线:外线和内线。外线,也就是课堂的流程,应该由教师来调控;而内线,也就是课堂的内核,应该依从学生的问题。老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把课堂流程引向问题解决,使两条线走在一起。一个好的课堂,一定是既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的课堂。一味地强调学生的学习,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好课堂;学生有了问题,老师一下子就把“球”接过来,代替学生讲解,也不是好课堂。老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学生没有问题时的“引导质疑”,学生有了问题时的“启迪思考”。问题还是要由学生自己解决,不过,肯定有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史老师的课把两条线有机结合在一起。课堂流程分明:解决讲学稿,进行课堂练习。在这样的流程中,完全以解决问题为主线。这是一节“合融”的课——课堂“先学后教”,无论从讲学稿的先行预习,还是课堂中的进程,都可以看得出来。这堂课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只要学生能做的,老师绝不出手,老师感到自己要出手了,也绝不主动出手:在解决最后一个题目的时候,有学生质疑,但质疑的同学表达不清楚质疑点,史老师转向那个讲解的同学问,“我知道他要什么,我可以告诉他吗?”而“讲学稿”的使用本来就是东庐中学的最大特点。
    当听完这节课时,我激动万分,因为我知道了课堂该走向哪里。



 

对省级人民政府
履行教育职责情况
满意度调查